新闻资讯 / news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植物多倍体细胞的诱发实验及多倍体细胞观察
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植物多倍体细胞的诱发实验及多倍体细胞观察

发布时间: 2017-02-13  点击次数: 942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初步掌握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方法。
2.了解植物多倍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物种的重要特征。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用n表示。一个染色体组内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遗传和变异。
由于各种生物的来源不同,细胞核内可能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凡是细胞核中含有一套完整染色体组的就叫做单倍体,也用n表示。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以2n表示。细胞内多于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多倍体,这类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进行增减的,所以称作整倍体。
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目前已知道被子植物中约有l/3或更多的物种是多倍体,除了自然发生的多倍体物种之外,还可采用高温、低温、X射线照射、嫁接和切断等物理方法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在诱发多倍体方法中以应用化学药剂更为有效。如秋水仙素、异生长素,富民农等,都可以诱发多倍体,其中以秋水仙素溶液效果,使用。
秋水仙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被阻止,而停留在分裂中期的分布,这样细胞不能继续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核。若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分裂,就形成多倍性的组织.由多倍性组织分化产生的性细胞,可通过有性繁殖方法把多倍体繁殖下去。如果将种子用秋水仙素浸渍,也可诱导多倍体植株产生。
多倍体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育种。用人工方法诱导的多倍体,可以得到一般二倍体所没有的优良经济性状,如粒大、穗长、抗病性强等。三倍体西瓜、三倍体甜菜、八倍体小黑麦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染色体加倍后必须进行鉴别,同源多倍体主要是根据形态特性来判断,如叶色、叶形及气孔和花粉粒的大小。zui为可靠的方法,是待收获大粒种子后,再将这些大粒种子萌发,制备根尖压片,然后检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只有染色体数目加倍了,才能证明植株已诱变成为多倍体。
三、实验材料
玉米(2n=20),大麦(2n=18)、水稻(2n=24)的种子,或洋葱的鳞茎。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l.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和测微尺。
2.药品:
0.1%和0.025%秋水仙素溶液,1mol/L HCl溶液 、改良苯酚品红溶液。
五.实验步骤
1. 先剪去洋葱的老根,然后置于盛满水的烧杯口上,等新长出的不定根长约1.5-2mm左右时,移到盛有0.01-0.1%浓度的秋水仙素中,直到根尖膨大为止。诱导后细胞为多倍体细胞。
也可以采用种子浸渍法。处理种子时,可先在—定浓度秋水仙素溶液中浸种24小时左右,在铺有滤纸的器皿上浸渍种子。再注入0.1%-0.025%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为避免蒸发宜加盖并置于暗处,放入20℃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发芽温度,干燥种子处理的天数应比浸种多l天左右。一般发芽种子处理数小时至三天或多至十天左右。对于种皮厚发芽慢的种子,应先催芽后再行处理。已发芽的种子用较低的浓度处理较短的时间,秋水仙素能阻碍根系的发育,因而能在发根以前处理完毕。处理后用清水冲洗,移栽于盆钵或田间。所诱导种子长成的植株为多倍体植株。
蚕豆根处理时,秋水仙素浓度比洋葱根尖高,在1%以上。
也可在植株的芽原基处进行处理,诱导芽变,形成多倍体枝条,再将其进行扦插以获得多倍体植株。
2.取下已膨大的根尖或幼芽,水洗后进行常规制片(固定,保存,水洗,酸解,水洗,制片,染色,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