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发布时间: 2016-11-13  点击次数: 794次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 
二、基本原理 
许多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现在被广泛采用并证明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是聚乙二烯(PEG)法、高Ca高pH法和电融合法。 
PEG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20~50%的浓度能对原生质体产生瞬间冲击效应,原生质体很快发生收缩与粘连,随和用高Ca高pH法进行清洗,使原生质体融合得以完成。 
PEG诱导融合的机理:PEG由于含有醚键而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一些正极化集团能形成氢键。当PEG分子足够长时,可作为邻近原生质表面之间的分子桥而使之粘连。PEG也能连接Ca2+等阳离子。Ca2+可在一些负极化基才和PEG之间形成桥,因而促进粘连。在洗涤过程中,连接在原生质体膜上的PEG分子可被洗脱,这样将引起电荷的紊乱和再分布,从而引起原生质体融合。高Ca高pH由于增加了质膜的流动性,因而也大大提高了融合频率。洗涤时的渗透压冲击对融合也可能起作用。 

三、实验内容 
1.原生质体分离 
2.原生质体融合 
3.融合体的识别 

四、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1)酶液 
1%纤维素酶 
1%果胶酶 
0.7mol甘露醇 
0.7m mol碳酸二氢钾 
10m mol二水合氯化钙 
pH6.8~7.0 
(2) PEG融合液 
40% PEG (MW1500-6000) 
0.3 mol 葡萄糖 
3.5m mol 二水合氯化钙 
0.7mol 碳酸二氢钾 
(3) 13%CPW洗液 
27.2 mg/L碳酸二氢钾 
101.0 mg/L硝酸钾 
1480.0 mg/L二水合氯化钙 
246.0 mg/L七水合硫酸镁 
0.16 mg/L碘化钾 
0.025 mg/L五水合硫酸铜 
13% W/V甘露醇 
pH 6.0 
(4) 20%蔗糖溶液 
2.原生质体的分离 
将撕去表皮的植物叶片或花瓣置于酶液(去表皮面接触酶液),在25℃黑暗条件下,酶解1~2小时。用200目网过滤除去未*消化的叶片等残渣。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加入3~4ml13%CPW洗液,相同条件下离心2分钟,弃上清,留1ml洗液。用滴管将混有原生质体的1ml洗液吸出,轻轻铺于20%蔗糖溶液上(5ml离心管装3ml20%蔗糖溶液),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5~10分钟,由于密度梯度离心的作用,生活力强状态好的原生质体悬浮在20%蔗糖溶液与13%CPW溶液之间,破碎的细胞残渣沉于管底。 
用200ml的移液器轻轻将状态好的原生质体吸出(注意尽可能不要吸入下层的蔗糖溶液),放入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加入4ml13%CPW洗液,1000rpm离心2分钟,弃上清,用血球计数板调整原生质体密度为105-106之间。 
1. 原生质体融合 
将1~2滴原生质体混和物(密度为105-106之间)滴入小培养皿(或载玻片上),静置8~10分钟,相对方向加入2滴40%的PEG溶液,静置10分钟,依次间隔5分钟加入0.5ml、1ml和2ml含13%甘露醇的CPW洗液洗涤,注意在第二、第三次洗液加入前,用移液器轻轻吸走部分溶液,但不能洗干,否则原生质体破碎死亡。zui后用培养基洗1~2次即可进行培养。 
2. 观察 
两种原生质体加入PEG融合液后,只发生粘连,在洗涤过程中才发生膜融合,核融合通常于融合体*次有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