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RNA(micrornA,miRNA)的作用与应用研究继2001,2002连续两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年度*突破技术以来,2003年继续热度高涨,名列前矛。其核心技术RNA干扰(RNAi),即用20多个核苷酸组成的短的双链RNA(siRNA)代替传统反义核酸进行转录后基因沉默,已经迅速而广泛地应用到基因功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等热门领域,并为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近两年来,这方面的科学论文及报道爆炸性增长,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结果涌现。此外,RNAi沉默机制的探索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大致勾画出生物体内源性小RNA的重要作用框架后,2003年生物学家致力于阐述更进一步的细节,探索小RNA如何调控细胞的行为,如何利用RNAi机制进行疾病防治等等。以下就分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近几年RNA干扰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前沿进展。
一. 外源RNA诱导RNAi的应用
1. 基因功能研究
从2001年《Nature》杂志上报道在哺乳动物培养细胞中通过siRNA成功诱导了特异性靶基因表达沉默后,RNA干扰技术就作为一项特异性基因沉默的有效工具从低等生物成功进军哺乳动物领域。2003年Rubinson DA等又在Nature Genetics上报道用病毒系统在原代哺乳动物细胞,干细胞和转基因小鼠上都取得了RNA干扰成功,更大大扩展了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者们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特异性地表达沉默,通过观察其表达被抑制后细胞以至生物体从形态到各项生理生化的变化,对该基因的功能及参与的信号网络进行研究。这比传统的基因敲除方法要简单而且方便得多,因此短短几年,就有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其中研究得zui多的是跟疾病相关的一些基因,不仅对疾病机制及相关代谢网络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为基因治疗及药物筛选提供了一些借鉴。
在具体诱导方式方面,目前报道的成功的siRNA形式多样,其中短发夹结构RNA(shRNA,short hairpin RNA)表达载体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研究者从zui初的培养细胞水平扩展到成体水平的步伐。例如,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美国NIH的Backman C等通过siRNA表达质粒对中脑腹侧神经细胞中的多巴胺能相关基因进行了有效抑制, Hommel JD等还通过病毒介导的RNAi建立了此类成年小鼠模型,不仅为建立神经系统的功能缺失模型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表型标记,对神经系统的基因治疗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在癌症研究中,Zhang Y等也通过shRNA表达载体成功抑制成年大鼠脑癌基因,并对RNAi的远程(穿过血脑屏障)基因沉默方法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利用细胞凋亡途径,Zender L等通过RNAi抑制凋亡基因Caspase-8能提高患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的成活率,并发现Caspase 8 siRNA处理对特异性Fas 激活剂(Jo2和AdFasL)和野生型腺病毒介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都有效,表明这个动物模型能反应人类急性病毒肝炎多分子参与的机制,增强了siRNA用于急性肝炎病人治疗的希望……
除了对某些关键基因的RNAi研究外,Zheng L等还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探索了sirna在基因组水平上的筛选方法。他们建立了一个包含8000多个基因的siRNA表达框文库阵列,通过它来高通量筛选NF-kB信号途径中已知的及Unique基因。由此可见,RNA干扰也正作为筛选成百甚至上千基因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RNA干扰为系统地抑制RNA分子合成蛋白提供了快速而相对简便的途径。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对一个基因RNA信号的抑制,研究者可以深入研究基因功能,进而开始描绘支配从细胞形态到信号系统的遗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