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在杂志Ebio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血液中的死亡受体或能用来直接测定个体患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携带已知疾病风险(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个体机体中血液中往往含有较高水平的死亡受体。
当机体被感染时,当抵御病毒的白细胞被移除时死亡受体就会被激活,此前研究人员发现血液中的死亡受体水平可以被测定,但他们并不确定死亡受体水平的升高和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机体中细胞死亡水平的升高直接相关。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想通过研究调查是否能够利用死亡受体来建立持续的组织损伤,从而来预测个体患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细胞死亡水平的增加和三种不同的死亡受体家族成员的水平增加直接相关,包括(TNFR-1, TRAILR-2和Fas),同时研究者还发现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机体中细胞死亡水平较高。
高血糖和高血脂(低水平的HDL)会让机体的血管和产胰岛素β细胞处于压力之中,长期的压力就会损伤细胞,并且促进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诱发细胞程序的启动。研究者Jan Nilsson表示,当β细胞被损伤时,胰岛素的产生水平就会下降,这就会增加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这种损伤还会激活血管的修复过程,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就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血管中斑块的破裂常常是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发生的主要原因。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4742名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风险因素和死亡受体TNFR-1, TRAILR-2及Fas之间的关联,这些风险因素包括年龄、BMI、血脂、血糖和血压等。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的死亡受体水平和不同风险因子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糖尿病患者机体中较高水平的死亡受体非常常见,这就提示患者不通气管遭遇的细胞压力和损伤风险会增加;而在非糖尿病患者机体中,较高水平的死亡受体往往会增加其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就提示,血液中死亡受体的水平能够反映风险因素对不同器官所产生损伤水平的高低。
研究者Jan Nilsson表示,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并未在糖尿病患者机体中观察到死亡受体的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存在一定关联,这看起来比较矛盾,但目前我们并不清楚其中所涉及的机制,这或许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机体中生物标志物(比如死亡受体)的水平较高所致。血液中死亡受体的存在或许能够用来测定组织产生的持续损伤,同时还能帮助预测个体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目前这项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人员并不确定是否抑制风险因子就能够降低其对β细胞的损伤,研究者希望后期还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临床研究或新药开发过程中有效使用这种生物标志物(死亡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