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染色体银染色法
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染色体银染色法

发布时间: 2016-11-03  点击次数: 2112次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染色体银染方法。 
二、实验原理 
银染核仁成形区的方法,zui早是Goodpasture 和Bloom(1975)提出的Ag-As技术。应用这种技术使人类、哺乳动物、两栖类、植物等的核仁形成区(NOR)特异性染为黑色。这种银染色阳性的NOR称为Ag-NOR。 
银染方法的原理可能是由于转录的rDNA部分有丰富的酸性蛋白,它们具有S-H键和S-S键,容易将Ag+还原为Ag的颗粒,从而在活性的核仁形成区镀上银,呈现为黑色的区域。本实验将介绍染色体核仁形成区的银染显示法(Ag-NOR),并了解Ag-NOR的多态现象。 
三、实验材料 
两栖类或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不经染色留用的标本片。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试剂 
显微镜、冰箱、恒温水浴锅、温度计、大培养皿、烧杯、吸管、滴瓶、切片架、切片盒、镊子。 
硝酸银、明胶、甲酸、擦镜纸。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 把大培养皿放入水浴中,升温至65~70℃,同时用烧杯预热蒸馏水。 
(二) 将标本片平放在预热的培养皿垫枕上,用50%硝酸银溶液与2%明胶溶液以2:1混匀后,立刻滴加到染色体制片上,复以盖片(或擦镜纸)。 
(三) 待反应液由无色透明变黄,zui后变成棕褐色后(约2~4分钟),立即取出载片,用预热的蒸馏水*冲洗,晾干后镜检。染色适度的片子,染色体为金黄色,NORS为黑色。 
注意事项: 
(一) 用于Ag-NOR染色的染色体标本,是新鲜制备的,以一周以内的制片为好,同时片内要求有众多的分裂相。
(二) 银染用的两种反应液新配,一时用不完可装棕色瓶中,冰箱4℃保存,但不得超过10天。 
(三) 配制和使用硝酸银溶液时要格外小心,不要滴洒在地上、桌上及手上等处,氧化为黑色的污点极难除去。 
(四) 在明胶中添加甲酸可促进反应过程(2克明胶+99毫升蒸馏水+1毫升甲酸)。